【两会大家谈】不学英语行不行



今年两会,有政协委员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理由是,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而且,现在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10名。

学不学英语都能找到一些理由。但是,学英语应当比不学英语的理由更充分。一种语言成为国际主流语言固然有政治、科技、经济、军事和

殖民等原因,而在今天,科技、知识和学术已经跃升为决定性的因素。科学和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力量,而记录科学和技术成果的是语言。学习国际通用和主流语言,才有可能通过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来记录和转换为本国语言。

再从生活和工作使用率来看,也许只有10%的大学生能用得上英语或其他语种,而且现在机器翻译也非常普及和简便。但是,现阶段以及未来,翻译的真正主体都是人,机器翻译只是助手。

机器翻译的词不

达意、误译,尤其是在关键语义的翻译时常出错。原因在于,语义是社会、哲学、心理和情绪的反映,因此,一词多义常常是机器翻译软件无法逾越的鸿沟。而且,一些词涉及较浓的情感,并且语气微妙,机器翻译轻则词不达意,更甚者会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语义相反的结果。

即便是不涉及较多主观情感色彩的专业翻译,比如法庭口译,机器翻译

仍然达不到准确流畅,尤其是涉及一词多义的情况下,而这在法律和工程等专业领域很常见。机器翻译靠的是学习语言的规则,而人工翻译不只是靠语法、词义,还要靠弄懂深层语义,进而达到意译的境界。人类的语言交流,字词句只是最基本的元件,还有大量看不见的要素,语气语调、修辞技巧,还有方言、俚语、成语和习惯用法,以及体态语言等。即便是机器翻译能达到大部分正确和准确,也只是给人一份半成品,还要通过人去核对、纠正、修饰。

信息时代的工作岗位需要懂外语。美国商会外语教学部的研究发现,75%的企业需要员工掌握不止一种语言。英国招聘网站Reed的广告中有15%的职位要求至少掌握一门外语。此外,即便很多人在工作中用不到英语或是其他语言,但也能在生活中将其作为一个窗口,看到和了解外部世界,既丰富人的生活和见识,也能给人的思维以启发,更客观地看待世界。(张田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