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始终贯彻一个思路,那就是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们来说,语文作为母语,想要提高这方面的知识水平需要的是日常积累,多读多看,哪怕死记硬背也不乏是一个较为有效的重要手段,无非就是功夫下的深浅的程度。
而与此相比,英语则显得更加“难缠”,在中国大陆,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学生们都必须学习英语,更多孩子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接受英语教育的,因为很多人将来未必从事与英语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没打算常出国,所以心里对英语是抵触的,认为浪费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却不能物尽其用,最终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在中国内地,由于语言环境有限,大部分国人其实都在被汉字所包围的环境下生活。所以这导致了中国孩子学习英语的难度自然又增加了,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说英语的环境,中国家长们也是煞费苦心,从小开始,就让孩子进入到双语幼儿园进行启蒙,并且由于家长担心孩子们的口语问题,很多幼儿园都聘用了外国教师,用以保证英语发音能够更加标准。
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这种现象却没有那么明显,例如在一次电影节上,很多外国导演都会用英语上台讲话,当轮到获得了终身成就奖的日本导演山田洋次上台的时候,他全程都用日语发表获奖感言。
在国际上还包括影响了美国几代导演的“电影教父”黑泽明,和在全世界都家喻户晓的动画大师宫崎骏 ,以及音乐家小泽征尔、喜多郎等诸多名扬海外的电影、音乐大师,他们全部一口的日语。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甚至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演讲,都是全程日语。
在日本国内,孩子们也没有必要在幼儿园就接受双语教育,更不会有大量幼儿园以拥有外教作为噱头,吸引更多家长们把孩子送到这里。
早在2011年以前,日本的小学英语课程是选修课,而2011年开始才被纳入必修课程,且只针对小学五、六年级以上的学生,并且只规定每周保证至少一节英语课即可。这
些英语课程的强度也远没有在国内这么大,主要以简单的日常用语、书写、唱歌和游戏为主,最重要的是,它只是一门副科,期末无需参加考试。
由此看来,日本的英语在小学阶段只是作为一个兴趣培养所在,只有到了中学,英语才真正成为必修课,而日本大学生达到的英语水平划定在400分的分数线,这个分数差不多相当于我们中国孩子的初中水平。
当然,日本也有一些英语非常好的学生,但大多都是将来打算考取英语专业,并且有出国留学,出国定居或在外企工作的意向,或者是从事一些例如导游、翻译等工作的学生。
据相关调查显示,日本近七成的企业招录新人时,都不重视应聘者在校期间的外语学习成绩。他们更多的是看重应聘者和自己公司相对口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就是具体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质。
在日本,除非专业对口的相关公司企业,否则你拿着各种其他方面的资格证书和其他技能的资格证书也无法让你在应聘当中具备特殊的优势,一口流利的英语自然也不能为你“加分”。
有人就开玩笑说了,这好比你去“肉联厂”应聘杀猪的流水线工作,你英语口语再好,跟谁说呢?就算人听的懂,猪也听不懂。话糙理不糙,大致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在日本,只有专业对口的学生才会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英语上面,而其他学生仅仅掌握一些基本词汇,达到可以用英语进行日常一些简单沟通就可以了。
日本人认为,孩子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以及他在某些方面展示出来的突出能力,来进行专业培养,不一定要让孩子“样样精通”,这不仅仅对他们的学业增加了更大的负担,并且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学的知识再多也未必能够全部掌握,追求“样样精通”很可能造成“样样稀松”的最终后果,这样一来,孩子们很难将一门学科真正学的深入,浪费
了太多精力在没有兴趣的学科上面,很可能会耽误孩子在其他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兴趣,学不在多,能够学以致用才是更加高效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