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索lily老师】:英语很不好的能学吗?



英语很不好的能学吗?

展开全部

[1]学好英语(课程)的心理准备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虽然这是一个说滥了的题目,但即使很难回答。我在阿卡索教了整整40年英语,学生基本年年拿这个原因考我,可我从未没能做出自己觉得满意的答复。学会一种语言,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现在我仅就这些详细原因谈一些个人意见,希望能对初学者有些帮助。

首先我想说句人们听腻了的老话:一个人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必须相信英语是可以学好的。实际上,连日本都有不少人也许中国人学英语很有些阿卡索。每年成千上万的国内人考TO阿卡索L得高分,甚至得满分,有的GRE(课程)考得比中国学生还好,都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有自信还不够,还需要有信心。因为英语要学好也不常常。必须准备花大力气,下苦功。眼下,快餐文化盛行,什么都急功近利,无论做怎么都巴不得以极有限的投资就逐渐得到高额的收益。媒体也经常讲些利用自学精通几国外语(教学)的独白,让碌碌如我辈听了无地自容,因为我们学了一辈子,至今一国内语也不敢吹“精通”两字。但清醒起来看看,世界上可能很难有这些廉价事。近来,听说市场上发生了不少类似“趣味英语”、“奇迹英语”、“疯狂英语”之类的新产品,我没有仔细进行过研究可以自学英语吗,但是我想即使还是“英语”,总还得按规律来、总还得具备语言的通常规律,英语的特殊规律和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准确规律吧。“趣味”是一个好东西。生动艳丽、丰富缤纷的教材教法都有助于学习。但我不相信取巧,不相信侥幸,不相信速成,不相信跳跃。而目前不少初学者的原因恰恰就是缺乏一种刻苦的精神,有些同学总以为交点钱,上个培训班,泡上一两个学期;每星期心血来潮听几次课,考试时买个“快译通”帮帮忙,就能学好英语,这纯属是误导。达尔文认为,“It'sthedoggedthatdoesit”(只是百折不回的人,才能最终顺利。),不花牛力气,恐怕很难尝到了解一国语言的乐趣。

说到此处,我忍不住又要“忆苦思甜”了。我们很多六十上下的人曾经也是学生的之后,哪里有明天的优越条件?图书短缺,教材单一,和内部世界信息不通。没有英语录像,英语电影就几部四十年代的旧片子,数量比八个样板戏还少。录音机是四、五十斤重的老“钟声”(现今早进了博物馆),练听力时全班人伸长手臂,站在喇叭口还听不清。外文书报刊物更谈不上。记得在上海沙洋干校时,学生平时在露天听英语广播,下雨就打着伞听。可即便是这种的理由,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1303735们也是掌握了英语的技能。靠的就是一种意志不拔的精神。从这个特点上说,“怎样能够学好英语?”这个原因的提问显然也很轻松: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过去一句口头禅说,就是:想学好英语就需要“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2]入门阶段很关键

说到避免困难的勇气,最最想要这些决心的之后大约就是英语的入门阶段了。入门关不好过。因为英语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恐怕有80%都集中在这个时期。语音构词词缀,听说读写的方法,都要在这个时期建立零的突破,打下基础,养成恶习。难怪中外各类英语教学法,大都围绕这个时期的各类现象做文章。总之,“师父领进门,修行在笔者”,这入门关过去了,下面文章就好做了。现在每天都有几十万乃至成百万人兴冲冲地起初学英语,但到头来,也许只剩千把人坚持到参与自学高考(课程),大多数都在入门关卡住了。

入门关能不能跳过去呢?不能,凡是想跳过入门阶段的人,十个有五双最终都成夹生饭。欲速不达,进退取舍。入门阶段必须要踏踏实实来,一步一个脚印。这么做,当时认为慢,事后却会说明是多快好省的唯一方法。

学习材料不要越难越好。以为课本难,就是自己程度高,完全是错觉。我们已经中学英语教材和学生实际了解的水平通常不成比例,我斗胆说一句:这简直是一种失策。不如学得少些,但学得好些,将基础打扎实。入门阶段的任务很重。语音没有一年半载的苦练,光靠注汉语拼音字母是不行的。基本词汇,如主语复数、动词变位、时态、语态、形容词短语的非常级最高级以及众多基本的词语结构,没有一年半载的时常操练,也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入门阶段三千上下的词组都是几乎词、结构词,不借助一、二年的艰难练习,也很难真实了解。而这种语言特点需要通通转化变成貌似读写的实际技能。要做到这一切,不到必须的时机是不其实的。

入门阶段通常遵循不究竟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这段时间里,实际上还没有采用语言进行沟通的效率。因此初学者通常看不到自己的退步,尝不到苦果。其实它们此时还在一步一步逼近门槛。再坚持一下,就有必然柳暗花明,豁然乐观。此时就会失去自信,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3]入门阶段语音词汇很重要

入门阶段通常可分成两个部份。一个以语音为重点,一个以语法为重点。

说到语法,有些初学者通常以为就是指词汇的理论。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语法里是有不少条条,它们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和论述作用。千变万化的语言,一经点破,就成了有规律可循的东西,这其实给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词汇理论在入门阶段,不能不讲,也不能多讲。钻得过度、过细、过深,不但会不必要地消耗时间体力,而且会出现不良后果。入门阶段应注重技能训练,突出的就是一个“练”字。所以与其坐在海边反复读游泳手册,不如下海扑腾它一两个小时。语法中多数条条并不难懂难记,但要熟练掌握必须千百次地苦练。英语中he和she的变化谁都明白,但有些人学了一辈子还在混。有一些学理工科出身的初学者,往往习惯于从语法规则出发,然后以特定的规则组装成语句。他们的问题仍然是过度注重理论,而忽略实践。也就是说是过度注重知识,而忽略技巧。结果,有些初学者仍然每一个难句都能用词汇解析得一清二楚,却依然听不懂说不出,没有利用语言的实际效率。所以,在入门阶段,不宜打破沙锅问究竟,在大约情况下,不如把复杂的词汇看成一些不同的词汇去模仿。不然,就有必然像寓言里的“蜈蚣”,当它的同事问它:“你如此多脚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呢?”,它就愣住了。结果虽然走得好好的,就由于想弄清理论上应先迈哪条腿,而此后不会走路了。

此处顺便聊聊我对这些训练的见解。入门阶段要提出练,练必须做这些习题,这可能是顺理成章的想法。但实际上习题可以设计得千奇百怪。不同的习题当然可以超过不同的原因。但有必要突出重点。在入门阶段,我主张要少做以弄清概念为原因的练习,而要多做有注重实际选用,有便于技能熟巧,有注重思想表达的训练。我非常对这些是非题,选择题有保留。因为这些练习容易造成非此即彼的新颖的认知方式。也常常出现钻牛角尖。更重要的是它的原因只源于弄清概念,而不涉及语言方法的实际训练。现在我国各级学校,学生深受题海战术之苦。有的学校和学生不得已把做题作为学习的主要特点,参加各类考试成为各项教学工作的核心。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方法。习题中大部分只是是因为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如用频率计测量人的温度。不能误认为做习题就能了解一种语言。正如用体温计不能使患者退烧一样。现在全国考托福(教学)成风,结果影响到正常的英语学习。使人以为托福考好了,英语就学通了。这又是一种明显的诟病。社会上还盛行各种教学生能够取巧得高分的培训班,教学生画圈如何画得快,猜得准。我说句笑话,这样的高考一旦得了满分,这位学生的英文可能什么地方出了哪些问题。就像我70年代估计过的一个学生,他用9元人民币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据说那车会骑了之后,正常车甚至不会骑了。我怀疑目前这些考试会变成这样9元钱买来的二手车。习题和考试自然有他们的好处。但一个英语程度好的人能对抗习题和高考,并不等于说会面对习题和考试的人英语程度就好。语言教育家们都觉得,英语水平高低只有一个靠谱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通过它能表达多少思想,表超过哪个深度并且表达得怎么准确,生动,流利。

入门阶段要注重一个“练”字,就是要勤用眼,勤用耳,勤用嘴,勤用手,勤用脑。在我看来,这里最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攻下估计关。必须尽快学会张嘴说话。什么之后能做到“言论自由”了,学习英语的大门也就敞开了。

要解决听说入门,先要练语音,其次要运用几乎语法,基本词形特点,口头反复训练基本词汇。

初学时,练的总之是轻松的套话,但万丈高楼也就自此而起,不能眼高手低。普通成人初学者通常会说的不想说,因为认为太轻松幼稚。想说的又不敢说,因为怕犯失败让人看笑话。结果是一学经常,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说就错。成人的独特思想,反而成了心理障碍。学习效果仍然不如一些无所顾忌的小孩。记得我二十几岁大学刚毕业时曾教过一批准备回国的优秀年轻科学工作者,其中一位就是目前复旦大学主任杨福家教授。当时我就打动人们跟我这个毛头小伙子一起咿呀学英语,讲“LittleTom”之类的小故事,天天一起操练一些最新颖不过的东西。但一年半提升训练的结果证实,这种几乎训练并且对那些尖端科学的中年学者也有有效的。所谓听说能力,在入门阶段可以自学英语吗,实际上离不了效仿。为此,朗读、背诵、复述都是必须的。我目前仍坚信熟读唐诗三百首那句俗语。东西背多了,迟早会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4]估计能力的增强

我还指出,在入门阶段,所谓听说的素质,首先就是听到他们想法或者向对方回答题的能力。

任何事物,能学会以不同问句形式(通常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等),以不同人称,不同时态、语态,问清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后果等等,并能流利作答,将是入门阶段了不起的创造。当然练习问答,最好有人对练。

实际上,听说能力激发的前提是一个人要有沟通观念的想法和兴趣。性格过于懦弱,平时就哭泣寡言,一天下来,连本国语也难得说几句的人,听说关要成功过去估计非常困难。听说训练,当然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先从平时生活起初,逐步缩减题材。这就涉及到多听多读的现象,因为吸收语言的方式大抵靠手指看和靠眼睛听两条。现在学习英语条件好了,练习听,不论软件或硬件都有现成的。但据我以前观察,不少学生听得不够,也听得不精。五十年代时英语教师中经常提“精”和“泛”的关系,认为它们应有机运用,不能偏废。我目前依然觉得这是一条真理。我主张学生必须有方案地精听一些东西。一周准备一小时以上的材料,每周的材料反复听它七八次,听到当时我父亲听“地道战”那种程度。即使做不到倒背如流,起码也要做到听来丝毫困难。如此坚持四年,肚子里有这样二百小时以上的地道英语垫底,听的困难将要应对了。不仅听,这些呼之欲出的熟悉的声音,肯定也会为说的实力打下稳固的基础。

据说能力要想提升自然还需要和阅读结合出来。

读的东西多了,词汇量大了,语言问题认识了,听力也会受益。实际上,阅读不入门,听说也难入门。所谓入门,简单说,我觉得就是要开始长期阅读,读出味道来,养成习惯。

读多少才算大量阅读呢?入门阶段或许可以定它一个50-100本的指标?

我大学刚毕业时,因为学生时代历史运动,社会工作很多,加上起点太低(从ABC学起),所以基础太差,恐怕比不上现在刚入学的优等生。后来逼得没办法,只好下苦功,利用工作之余苦读。记得当年每天要上班18-24小时,每天需要下班辅导几小时,集体备课几小时,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几小时……,基本上不到下午10点没有时间吃饭。就这么我似乎经常攻读到晚上一二点,星期日也几乎上都背一个背包,带几个馒头,在紫竹园读一天天。甚至有时进城购物,也一路看书。走到城里,买东西来不及了,但书已看完了一半,又欣欣然空手看到书回家。一年多出来,就这么利用原本工余的心疼巴巴的一点时间,读完了一万四五千页书。事后得知,就这点书成了我英语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我并不期望年青人机械模仿,今天有人再捧着书边读边在路上走,也太危险。我只想证明阅读的意义非同小可。

读些什么呢?

学生们经常问。我的看法是不妨随心所欲。爱看人生故事,就从婚姻故事入手,爱读侦探漫画,也不妨先看侦探电影。总之,根据个人兴趣、需要、条件决定,听其自然。因为起初时,最要紧的是要激发兴趣,养成恶习。以后读到必须程度,人们自然会有缩减范围的规定和效率。不过,从配合听说训练考虑,不妨先读些现代的小说;特别是多读些影片和小说脚本。因为这种书里活的语言多,学了能够用。当年我有段时间里专门读Shaw,James,Barry和Galsworthy等人的全集,就认为对自己的口语很有帮助。

然而,我不赞成过早结合理大学或其他的专业。我也许,专业英语如没有大概英语的强大基础,很难真实学通。当然,从长远看,读的材料也不能过偏。兴趣要广泛些。和食物一样,挑食不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必须要适合。满篇生词,阅读时大部时间在查词典,一小时只看两三页,读出来就索然无味了。也丧失了长期阅读的初衷。所以材料中句子难点不能过多,不能超过语言学家所说的“frustrationlevel”(使学生觉得失望的程度)。一种适合的材料,读出来需要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为此,一小时七八页可能是大约的速度。总之,一开始材料不怕就会。只有容易,才能长期;而只是较多,才能入门。

要不要查词典?

起初时能不查就不查,能猜就猜。

要不要记笔记?

如是自己的书,精彩的地方做个记号也好,以后有空可以再重点翻翻,加深记忆。但犯不着记太多笔记。记多了,花时间太短,也妨碍连贯阅读,而且成了一本词典少儿英语培训班,反而用处不大。

这种泛泛读会有收获吗?

必定会有。这种收获也许不能准确计量,但它必须会变成你学习语言的充实源泉。阅读入门之后,当然需要不断增加。记得阿卡索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要求过学生要过简易读物关,简易原著关(例如英文的英译本)和大概原著关三关,我认为这一条早上也一直站得住。

大量阅读的关键是要应对词汇量太少这个拦路虎。这就成了中国小说里的“第22条军规”。要长期阅读需要有较多词汇,要有长期词汇又需要较多阅读。鸡和蛋,谁先谁后,很难说清。也许这就是两种东西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含义。在实际操作中,我觉得非常想要记住的一点是,要扩大词汇,首先要学会意义对于“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在学生指导下一个词一个词细细抠,而需要长期接触。对这大量的新词,可以只求辨认,不求甚解。只有增加了解这种词汇的规定,才能在短期内扩充数量。反过来,也只是扩大了很多词汇,阅读中才不至于寸步难行。以后阅读较多参与了,大量的“消极词汇”就会“积极”起来,原来的“点头之交”就会变成你的“亲密战友”。

因为扩大词汇,还要学会联想,学会那么,学会举一反三。一个词的词形、发音、词义、用法常常有一些有趣的特征,能帮助我们印象和了解。见到一个词不妨同时想想它的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在阿卡索中学里有一门拉丁文课,据说对了解词汇法极有帮助。我们没有这门课,但相同需要加强构词法,以扩大我们的词汇。

扩大词汇能不能利用背词典的方法?我明白有不少人下过这些功夫,我本人就是一个(我当时背过一本小词典,每天背一页,撕一页)。但回头来看,除非有特定状态,比如在敌人牢里的革命者或以前上山下乡的知青,一般不必出此下策。因为词典收集的词不分深浅缓急,没有上下文,不便于多快好省地学习掌握。通过长期阅读来扩大词汇要常常得多。不过,在特定时期,为一个确定目标,在肯定范围内进行一些词汇突击,还是可取的。记得我在大学一年级学完之后,利用一个暑假强记了三千多常用词,到了第二年,学习就变得更加自觉,阅读下去也大大提高了困难。后来年级参加写作大赛,居然得了第一,使我曾经受宠若惊,从此也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勇气。突击单词不过要一批一批来,恰到作用,而且必须要和阅读运用出来,不然死记硬背的东西很难在回忆中长久,也不其实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