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见着数学就发怵?
死记硬背,难以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总是粗心、数学概念混淆,不开窍?
0.png (604.94 KB, : 0)
成长之初,孩子的脑海中并没有“数学”这个概念,当他们发现父母、老师教的数学难以理解时,“数学”就渐渐变成“可怕”的东西,当心理上出现了本能地抗拒,探索数学的乐趣也就成为空谈。
“中国奥数第一人”孙路弘:喜悦才是学习中的常态,让孩子爱上数学
他首度将数学启蒙与儿童心理学高度结合,运用“兴趣激活”的方式推动孩子智力自然发展。他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感受”数学,由此衍生通透、牢固和全面的数学思维
作者公开幼年成长日记,还原妈妈对自己进行数学启蒙的生活场景,总结其中的数学教学方法,帮助每位妈妈都能够“零门槛”带领孩子进入数学的天地!
儿童心理学表明:
【孩子学习任何新知识、掌握任何新能力、建立各种新概念的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
孙路弘并不是从已有知识出发来考虑孩子应该学什么,而是从孩子认知事物的心理出发来推动Ta求知的进步,激发伴随孩子一生的探索兴趣。
妈妈的成功并不是教会了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把孩子追求知识的原始动机培养出来,这种求知的原始动机驱动孩子的一生!
引言:每位妈妈都能锻造一个有价值的人
第一回:家里有一杆秤
第二回:指尖上的数学
第三回:粗心到底是什么
第四回:默想是智力发展的敌人
第五回:应用题的关键难点
第六回:从手指开窍出大脑智慧
第七回:发烧是多少度
第八回:孩子懂了吗?妈妈怎么知道
第九回:满分学生没有未来
第十回:不会做题,只有三个可能
测试题答案
精彩书评
这本书对父母来说意义深远,能让父母意识到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并将这些影子清晰地呈现给孩子。对孩子来说,这本书能帮助他们养成一种意识习惯:数学并不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就是一种在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知识。
——蔡晓东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孙路弘的这本书让人耳目一新,既使父母唤起儿时的回忆,又让孩子接受数学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给人们指明了一条克服“见着数学就发怵”的道路。
——保继光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每个人都会经历小学的阶段,都会在妈妈的呵护、教育下慢慢长大。这本书写出了一位聪明的母亲对孩子数学思想的启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回忆一下小时候从母亲那里所感悟到的、影响你一生的东西,把它写下来,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王亦洲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我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妈妈们的必修课,能成为中小学教师的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妈妈们行动起来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书里!
——张继林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退休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