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156fe7ed6cd1507a2318bb9bb842b1-g.jpg (48.83 KB, : 0)
有人说,“中国的家庭=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先
不讨论究竟有多少中国家庭是如此情况,但是“焦虑”一词,却不为
过。焦虑的妈妈们,经常给我提各种各样的“难题”:孩子不爱吃饭怎
么办?我家孩子总爱坐在厕所里看书,你说应该不应该?我家小孩总是
自我管理太差了,你叫他去做他就拖延,不愿意,到你发火了才哭着说
自己错了,可是我也不想发火呀!姐姐常常会主动挑衅弟弟,两个孩子
的相处让我有些苦恼,为什么姐姐总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对弟弟挑绊,
而在爸爸妈妈面前常常又表现得很关爱弟弟呢?甚至,孩子太活泼了,
孩子太安静了;孩子太不听话,孩子太听话……
焦虑的妈妈们满满的问题,希望有答案。焦虑的妈妈们,也很容易
责怪爸爸们的“缺失”。其实,爸爸们也一样焦虑——我最近带领的一
个团体,200多人都是男性,他们显示的焦虑值,不亚于女性,只是男
女的表达方式不同罢了。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爸爸们似乎更容易比
妈妈们表现出权威,而,你看,这又引起妈妈们的不满了(即使她们自
己也是权威派做法)。
我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总是很为难。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模
样,这么些问题,随着家庭成员的接纳度的不同,处理起来根本就没有
标准答案。于是,我经常跟这些苦恼的家长说:去学习P.E.T.吧,我见
证了太多家长的育儿之路由它而改变!还记得几年前刚刚接触到P.E.T.
的时候,它对我的深深震撼。许多困惑,我突然有了答案。于是我从一
个普通的学员,走上了专业导师的路。公益讲座、读书会、沙龙、微课
堂、工作坊……这些年来,我一直是P.E.T.的践行者,也是P.E.T.的传播
者。我喜爱它,是因为它简单有效。就如一幅地图,开始旅程的时候,
我们许多人都会拿出来用。在错综复杂的人际沟通里,P.E.T.就是这样
一个工具。
一条接纳线加一个长方形的行为窗,将问题所有权分得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对于中国家庭来说,界限不清是很通见的。当问題归属明了
的时候,谁拥有问题,谁便拥有了解决问题的权利。所以,我们究竟是
采取积极倾听,还是自我表露、发送我一信息;是用第三法来解决冲
突,还是用尊重的态度来分享价值观,各种方法对应各种情况。落地而
清晰明了。
P.E.T.不仅仅是一套方法,更是一套哲学。它关注在关系上,而非问
题的解决上。托马斯•戈登博士在本书中说:“如果父母只能从这本书
中学习到一件事情,我希望是:每当运用权威去逼迫孩子做事情的时
候,他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为自我负责的机会。”
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想给孩子最好的,怕他们犯错,走弯路,但
我们的过分介入,有时候却不知不觉地剥夺了他们自己去经历自己人生
的可能。与孩子一起长大,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就像我的小女儿,
这会儿正躺在我的身边,睡得像个天使。爱,“如其所是”,而非“如
我所想”。P.E.T.就是可以协助我们把世界归还给孩子的一套方法。让
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对自己的需求负责。而孩子,有他们的
路,有他们的人生,有他们的精彩。
如果更多的人,能停止对这个世界的抱怨,不让自己成为一个挑剔
论者,不把今天我们过得不够幸福快乐的原因,归咎于原生家庭,归咎
于历史和社会的不够美好,而是把重点放在成为一个自我掌控、自我负
责的人,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那我们的社区就会越来越好,我们
下^代的生活环境,就会越来越美妙。如今的这个社会,你我真的可以
多做一点点什么。
那么,就从自己做起吧,从翻开这本书,从学习P.E.T.这套沟通方式
开始吧。